华为是如何管理分包商的?
来源:易方卓传习工坊 | 作者:易方卓 | 发布时间: 2025-03-11 | 85 次浏览 | 分享到:
华为项目经理老陈的“救火”之战

一、5000万大项目“开局即崩盘”

作为总集成商的华为,在这个项目中不仅要协调五家分包商的工作,还要应对他们各自为战的局面。

项目经理老陈在接手项目之后发现,事情一如既往的复杂:网络设备供应商A公司、服务器供应商B公司、安全设备供应商C公司、软件开发商D公司、系统集成商E公司各自面临难题。

起初,设备供应商A公司的网络设备安装调试工作迟迟没有进展。 

原计划在项目启动后的第三个月完成的任务,到了第四个月依然不见动静。华为多次催促,A公司才支支吾吾地解释说是因为技术人员调配出了问题。

图片

与此同时,B公司的服务器部署工作也陷入了停滞,声称上游供应商的零部件供应出了问题。当华为询问具体原因时,B公司却与其他分包商推诿责任。

雪上加霜的是,软件开发商D公司提供的软件需求分析报告内容简略,缺乏对业务流程的详细描述和用户需求的深入挖掘。这直接导致软件开发过程中频繁出现需求变更,增加了项目成本和时间。

E公司的系统集成方案设计文档更是混乱不堪,技术参数不明确,给项目的实施和验收带来了巨大困难。

图片

二、老陈的雷厉手段

面对这样的局面,华为项目经理老陈感到压力倍增。他形容自己每天都在“灭火”,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扑面而来,让他几乎应接不暇。然而,老陈并没有被这个局面吓倒。他深知,作为一名项目经理,必须冷静分析问题,找到根本原因,并逐一解决。

老陈的第一步是明确责任与依赖关系。

他采用了“三方视图”的方式,清晰界定了各分包商的责任及相互依赖情况。随后,他制定了详细的项目主计划,并与各分包商充分讨论,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务和协作节点。他还与各分包商签订了任务书和责任状,将责任落实到人。

为了统一文档标准,老陈要求各分包商严格按照华为制定的模板和质量标准编写文档,并定期进行评审。这不仅确保了文档的规范性,也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图片

在沟通管理方面,老陈精准识别了各分包商的关键干系人,并与他们建立了密切的联系。他定期组织项目协调会,及时通报项目进展,协调解决矛盾。此外,他还建立了项目微信群和邮件群,方便各方随时沟通,提高了沟通效率。

对于那些不配合的分包商,老陈采取了高层干系人管理的方式。例如,A公司在网络设备安装调试工作中表现消极,老陈积极向总部呼唤炮火,赞助人H总出面直接与A公司的高层领导沟通,强调了项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。(文末直播预告,华为资深交付专家教你如何“呼唤炮火”)在高层的压力下,A公司迅速调配资源,加快了工作进度。

最后,老陈通过绩效评估和合同管理手段,对分包商的表现进行严格考核。对于未达标的企业,他依据合同条款进行处罚,如扣除保证金或减少后续合作机会。这促使分包商们更加积极地履行职责。


三、“救火”计划渐显成效

随着时间推移,老陈的“救火”计划逐渐显现出成效。各分包商开始积极配合,项目进度逐步恢复正常。特别是在关键时刻,老陈的冷静与果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在一次紧急会议上,B公司再次因供应链问题延误进度,老陈并未责备他们,而是主动提出协助寻找替代供应商,并协调其他分包商的工作安排。这种以大局为重的态度赢得了各方的信任与支持。

最终,在老陈的带领下,项目不仅按时完成了所有既定目标,还在质量上达到了高标准。市政府对项目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,华为也因此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口碑。

图片

这次经历让老陈深刻体会到系统化项目管理的重要性。他常说:“一个好的项目经理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,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。”

而这一切的背后,离不开他对项目管理知识的深入学习和实践积累。华为坚信系统化的项目管理知识是每一位项目经理不可或缺的“武器”。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,每一个像老陈这样的项目经理,都能在复杂的项目中游刃有余,化险为夷。


易方卓AI百科助手 DeepSeek提供支持
欢迎使用易方卓AI助手,您的智能管理百科!